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建设科技强国、能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积极组织实践教学活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9月12日上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组织化学工程系师生代表,前往我校“科技矿场”——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石科院”),参观了位于该院内的闵恩泽院士纪念室暨石科院院士馆——这一被列为中国石化红色教育基地的重要场所。

石科院院士馆位于科技活动中心一层,占地397平方米,围绕“与石油同行”、“与科学相伴”、“与祖国共进”三大主题,通过视觉呈现、空间布局和历史脉络,系统展示了石科院自1956年建院以来,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时代共奋进的发展历程。馆内陈列了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和实物,生动呈现了中国炼油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辉煌成就。
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观看、记录思考。通过一幅幅历史图片和一段段感人故事,大家深入了解了石科院在艰苦创业、自主创新、转型发展等不同阶段的奋斗历程,深刻体会到“志向远大、使命为先、崇尚科学、求实创新、做勇于担当的奋斗者、以开放合作成就更大事业”的科研精神。
此次参观不仅是一堂生动的专业实践课,更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科学精神教育。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学习闵恩泽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科技报国、勇攀高峰的精神,传承石油石化行业的优良传统,夯实专业基础,立志为祖国能源化工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石科院作为我国石油化工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其发展历程是中国现代炼油工业发展的缩影。此次参观活动进一步加强了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激发了化工学子投身科学研究和行业建设的热情与决心。
心得体会一:
参观了石科院发展图片展,我深受教育和鼓舞。展览浓缩了数十年来的奋斗历程,其中“四朵金花”的辉煌成就令我印象深刻。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和尿素脱蜡这四项核心技术,不仅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更奠定了我国现代炼油工业的基石,展现了石科院科技报国的初心使命。
与此同时,石科院提出的“四个转变一个延伸”发展战略,清晰勾勒出从传统炼油向石油化工、深度加工、清洁燃料和技术服务延伸的转型升级路径。这一战略眼光超前,体现了研究院紧跟时代、引领创新的魄力与智慧。
最让我感动的是院士们和一代代石科人身上闪耀的精神光芒。他们爱国奉献、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甘为人梯,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能源事业。这种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科学精神,是石科院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这次参观让我更加坚信,只有将个人奋斗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化工23-1班 闫婷
心得体会二:
参观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红色教育展厅,对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专业启蒙与精神洗礼。石科院自1956年创建以来,便肩负着国家能源安全的使命。展厅内,那些记载着“五朵金花”炼油技术突破的历史文献与实物,尤其是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在艰苦条件下“战天斗地、惟实励新、事争第一”的事迹,我们深切感受到他们科技报国的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精神,这种红色基因是石科院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化工专业的学生,此次参观让我深刻体会到化工学科远不止于化学反应和工艺流程,它更是支撑国家能源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石。看到石科院如今在氢能技术、废塑料化学循环等新能源与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探索,我认识到年轻一代化工学子肩负着推动能源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未来责任。我们将努力传承这份红色精神,夯实专业基础,未来为祖国的化工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化工23-1班 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