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学院概况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简介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前身是1952年中国矿业学院选矿教研室。2002年,学院更名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目前学院下设矿物加工工程系、化学工程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碳储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实验室与分析测试中心及学院办公室。

学院拥有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矿业工程-矿物加工工程),1个国家重点学科(矿物加工工程),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环境工程),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清洁能源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矿物加工工程、洁净能源技术与工程、矿物材料工程、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人工智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碳中和科学与工程);14个硕士点涵盖矿业、化学、化工、环境、材料、能源、人工智能、碳中和等学科领域;4个本科专业(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其中3个本科专业(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均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并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碳储科学与工程为全国首批获批开设的新工科专业。根据最新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数据,学院负责建设的矿业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化学、环境与生态学、材料科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院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专任教师97人,教授44名,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39名,95%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学院拥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4人,教育部霍英东基金获得者2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人、北京市思政教学名师8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2人、北京市组织部优秀人才4人,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2人,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会青年科技奖2人、越崎杰出学者3人、青年学者6人,天山学者、草原英才2人,爱思维尔(Elsevier) “中国高被引学者”1人, 6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3”(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3)。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2400余人,其中本科生11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1000人,博士研究生300余人。学院秉持“明德至善、好学力行”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良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院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八届全国总决赛金奖1项,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双创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1项,2个项目荣获第七届创青春”和第十二届“挑战杯”国家级铜奖,1名学生被评为第九届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最具影响力奖,1名学生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三八红旗手,2个本科生班级获北京市先进班集体,1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院积极推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与国内外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和就业机会,在国家能源集团、矿冶科技集团、神东煤炭集团、旭阳集团等20余个单位建设了学生创新实践基地。

近年来,学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教学方面,学院注重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近5年,建设北京市思政示范课程2门,校级优秀思政示范课8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5门,1项教学成果获全国煤炭行业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教学成果获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院拥有北京市优秀思政教学团队1个、煤炭行业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1个。科研方面,近5年,学院科研经费年均到账超5000万元,学院教师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目前建有铟锡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自然资源部高纯石英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有色金属行业三稀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色金属行业共伴生资源分离加工重点实验室、中澳能源联合研究中心、中西能源材料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承“办精办强办优”办学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强化特色、提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总体办学思路,聚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能源资源低碳智能开发利用与“双碳”战略任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努力把学校建成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学和特色化环而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 |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