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增强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举办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分享沙龙。矿物加工工程系副主任黄根、周玲妹副教授、2025新入职教师皇甫泽超,化工系马靖文副教授、孙睿副教授等出席了活动。本次沙龙中,青年教师张浩、蒋婧婕分享了参加“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暑期训练营”学习体会。该训练营由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和辽宁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联合举办。
张浩以《人工智能助力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为题进行分享。介绍了本次参加培训学习的相关内容、反思与收获,详细阐述了教师应该如何科学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效果,建议教师要重视、科学、合理合规学习和利用人工智能工具。互动环节中,与会教师围绕大模型辅助的智能科研管理及大模型辅助的科学假设生成等话题展开了热烈交流与讨论。

蒋婧婕则以《科研与教学融合发展:教育使命与实践方法》为题作分享。她结合培训内容与个人实践,探讨了在“科教融合”背景下青年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科研价值、在科研中服务育人,建议教师将科研案例融入课堂、推动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促进课程与科研成果的有机结合,以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该分享也引发在场教师积极讨论,资深教师也结合多年经验提出宝贵建议,与青年教师形成了良好的交流与传承。

化环学院将持续开展教学分享与研讨活动,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推动学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