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归来话成长|化环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暨重大活动志愿服务成果宣讲活动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5/09/27 19:16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社会实践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的作用,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认知中坚定理想信念、了解国情民情、做好生涯规划,9月24日晚,化环学院于沙教1-327举行2025年“实践归来话成长”暑期社会实践暨重大活动志愿服务成果宣讲活动。2025级本科生辅导员要洋洋、2025级本科全体学生参与本次活动。活动由团委副书记刘虹主持。
本次宣讲会邀请了今年校、院两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核心成员代表,以及参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大会服务保障工作的志愿者代表为同学们分享实践活动期间的新知和宝贵经验。
志愿者代表刘籽希以阅兵安检工作岗位为点、自己的心路历程为线,串联起志愿服务过程中的个人见闻及成长,他因目睹三军仪仗队的飒爽英姿而肃然起敬,因凝望冉冉升起的为飘飘红旗而热泪盈眶。在传授经验的同时,引导同学们树立社会责任心,做到在学习、工作中上全力以赴。
志愿者代表王昊伟向同学们分享志愿服务培训及彩排中的点点滴滴,展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志愿服务专属服装,点燃了同学们对志愿服务的热情。通过参加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他深深感受到历史的纵深感,坦言内心的震撼。鼓励同学们把每个微小的工作做好,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实践团队代表赵婉茹的宣讲围绕着初心、足迹、收获和启示展开。从调研灵丘文化背景及当地主流产业;到联系当地负责人,协商合作;再到根据成员专长,分配任务。一步一个脚印,踩实,踏稳。伴随任务的展开,团队成员也从被动分配成长为主动担责,全心全意助力灵丘发展。此次分享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详细全面的实践行动指南。
实践团队代表陈旭以青年人需要提升自己为题展开宣讲,回顾团队在泗水县捐书、支教和探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经历,强调实践活动应注重乡土文脉,青年教育应做到“五育并举”。鼓励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要怀有勇于试错的态度和持续学习的习惯。
实践团队代表李扈嘉文分享团队下乡进行艺术支教的实践经历,从华北平原到西南山区,他们与孩子们以环保为主题给理想的轮廓填补上童真的色彩。实践过程中,他们根据孩子们的受教育水平与生活环境因材施教,利用AI技术辅助孩子们作画,借助网络平台分享画作。她的分享为同学们日后的实践活动提供许多的灵感。
实践团队代表刘虹讲述团队在内蒙古乌海煤矿的实践经历,强调实践调研要从兴趣出发,实践内容要能落脚规划。通过回忆在实践过程遇到突发状况并如何及时解决来阐明团队协调力、执行力以及同步意识的重要性,为同学们提供了生动的一线实践参考。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具有活力,创造力的群体,不仅要读万卷书,涵养胸中沟壑,还要行万里路,开拓眼界格局。
本次宣讲为2025级本科生搭建了了解社会实践的重要桥梁。希望全体同学以此次宣讲为锚点,主动延展自我,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能力本领,为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为青春底色增添奋斗光彩,让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