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践行“明德至善,好学力行”精神,遵循“家国情怀、精英素养、能源特质”的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培养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和能源矿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使命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生态环境领域,尤其在能源矿业污染治理和环境修复方面,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预期五年以上的毕业生,具有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能独立胜任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资源化、土壤与环境修复方面的研发、设计、评价、规划、咨询和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等相关国家战略;具有团队协作精神、高效沟通表达能力和工程项目规划管理能力,能在一个科研、设计或生产团队中担任组织管理角色;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献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能通过终身学习渠道提升自我能力和拓宽国际视野,适应职业发展需求。
二 毕业要求及实现矩阵
1. 工程知识: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知识,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知识,能源开发基础知识,环境工程专业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与环境工程专业知识,识别和表达环境工程问题,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水、大气和固废污染等复杂环境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能够综合考虑技术、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因素,设计出满足标准的处理单元(装置)和处理工艺,并能够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4. 研究: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解决方案调研和分析、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安全开展与数据正确采集、实验结果分析与解释等研究过程,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了解环境工程专业常用的现代分析仪器、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工具、工程制图工具和计算机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现代工具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能够针对具体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进行专业问题的模拟和预测,并分析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实际应用场景对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同时能分析和评价它们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能够在环境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保护环境、建设社会主义和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在团队中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10. 沟通:就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能以口头、文稿、图纸等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在理解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回应与答辩;能够掌握一门外语,了解环境工程领域的国际进展,具有国际视野,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环境工程专业涉及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将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用于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开发。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不断自我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能够适应发展的需要。
本专业以人才培养目标和对毕业生的基本能力要求为基础制定课程体系,将每一项基本要求分解到各门课程及其教学环节中。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学环节有效支撑毕业要求,增强各培养环节的针对性。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等环节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技能和学以致用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1-5和11的实现。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环节培养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支撑毕业要求6-8的实现。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通识教育等环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支撑毕业要求9、10、12的实现。各类课程之间体现交叉融合,使所设置的课程能够有效支撑各项毕业要求,各类课程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见附表。
毕业要求指标点分解表
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知识,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知识,能源开发基础知识,环境工程专业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 |
指标点 | 1.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具备理解、分析、应用和计算能力 | 1.2: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具备理解、分析、应用和计算能力 | 1.3:掌握环境工程专业及相关的矿山环境工程基础知识,能够将相关知识用于推演和分析环境工程问题 | 1.4: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知识,能够将相关知识用于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与综合 |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与环境工程专业知识,识别和表达环境工程问题,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结论。 |
指标点 | 2.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 2.2:能够运用环境工程基本原理及专业知识识别、判断和表达环境工程技术问题 | 2.3:能够运用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并通过查阅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结论 |
毕业要求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水、大气和固废污染等复杂环境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能够综合考虑技术、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因素,设计出满足标准的处理单元(装置)和处理工艺,并能够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
指标点 | 3.1:掌握环境污染治理工艺和处理单元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和制图工具,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能够对复杂环境污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3.2:掌握环境工程设计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技术,能够针对特定的环境污染防治需求,设计满足相关标准的处理单元(装置)与工艺流程 | 3.3了解环境工程新技术,在设计过程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能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毕业要求4 研究: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解决方案调研和分析、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安全开展与数据正确采集、实验结果分析与解释等研究过程,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指标点 | 4.1: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基础实验和科研技能,并进行数据处理 | 4.2: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知识,运用环境工程技术和手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验研究方案,安全开展实验,正确采集和分析数据,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 4.3:理解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设计并开展综合实验,并能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结论 |
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了解环境工程专业常用的现代分析仪器、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工具、工程制图工具和计算机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现代工具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能够针对具体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进行专业问题的模拟和预测,并分析其局限性。 |
指标点 | 5.1:了解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方法,针对环境工程问题,能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进行文献检索 | 5.2:了解常用的现代仪器、工程制图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原理与方法,并能够选择与使用上述工具对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 | 5.3: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软件和仪器设备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设计,或者针对特定对象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工具进行预测与模拟,辅助解决环境工程问题,并能理解其局限性 |
毕业要求6 工程与社会: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实际应用场景对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同时能分析和评价它们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指标点 | 6.1:具备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方面的知识,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 | 6.2:能够分析和评价环境工程实践和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解决方案与社会、健康、安全及文化的相互影响 | 6.3:能够正确理解自身在从事环境工程专业相关工作所承担的责任 |
毕业要求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指标点 | 7.1: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其理念和内涵 | 7.2:能够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环境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能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
毕业要求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环境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
指标点 | 8.1:掌握必备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2:理解和遵守诚实公正、诚信守则的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并能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工程师对公众、健康和福祉,以及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 |
毕业要求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在团队中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
指标点 | 9.1:能够理解团队合作的意义和组织方式,并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合作共事 | 9.2:能够在多学科交叉背景下,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事,并根据需要在团队中承担相应的职责 |
毕业要求10 沟通:就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能以口头、文稿、图纸等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在理解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回应与答辩;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了解环境工程领域的国际进展,具有国际视野,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指标点 | 10.1: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方式理解他人信息并表达自己想法,就复杂环境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沟通和交流 | 10.2:至少掌握一门外语,了解环境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国际进展,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毕业要求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环境工程专业涉及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将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用于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开发等环境工程实践活动。 |
指标点 | 11.1:理解并掌握环境工程实践中涉及的重要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 11.2:在多学科环境下,能够将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各种环境工程实践 |
毕业要求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不断自我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能够适应发展的需要。 |
指标点 | 12.1: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 12.2:能够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需求选择和调整学习内容,具备不断自我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
|
|
|
|
|
|
|
|
|
三 主干学科与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核心课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
四 最低毕业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最低毕业总学分179.5,其中实践教学环节44学分,创新创业教学环节5分。
教学环节总体结构安排表
理论教学环节 | 类别与性质 | 总学分(时) | 课内学分(时) | 课外学分(时)数 | 备注 |
学分(时)数 | 占理论教学总学分(时)比例 | 学分(时)数 | 占课内 总学分(时)比例 |
通识 教育 | 通识教育必修课 | 58 (1042) | 44.44%(47.7%) | 53.25(966) | 43.29% (46.76%) | 4.75 (76) |
|
通识教育选修课 | 8.5 (136) | 6.51% (6.22%) | 8.375(134) | 6.81% (6.49%) | 0.125 (2) | 至少选修8学分 |
专业 教育 | 工程(学科)基础课 | 19.5 (312) | 14.94% (14.27%) | 18.25(292) | 14.84% (14.13%) | 1.25 (20) |
|
专业必修课 | 32.5 (520) | 24.9% (23.79%) | 31.125(466) | 25.3%(24.1%) | 1.375 (22) |
|
专业课程组 | 4 (64) | 3.07% (2.93%) | 4 (64) | 3.25% (3.1%) | 0 (0) | 至少选修一组 |
国际化课程 | 2 (16) | 1.53% (0.73%) | 2 (16) | 1.63% (0.77%) | 0 (0) | 至少选修2学分 |
专业任选课 | 6 (96) | 4.6%(4.39%) | 6 (96) | 4.88%(4.65%) | 0(0) | 至少选修6学分 |
合计 | 130.5 (2186) | 100% (100%) | 123 (2066) | 100% (100%) | 7.5 (120) |
|
实践教学环节 | 必修总学分数 | 44 |
|
选修总学分数 | 0 |
|
合计 | 44 |
|
创新创业教学环节 | 必修总学分数 | 3 |
|
选修总学分数 | 2 |
|
合计 | 5 |
|
毕业最低总学分数 | 179.5 |
|
五 核心课程先修逻辑关系图

六 学制
四年。
七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教学院长:王建兵 教授 专业负责人:王建兵 教授
附件: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矩阵图
毕业要求 课程名称 | 工程知识 | 问题分析 | 设计开发 | 研究 | 现代工具 | 工程与社会 |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 职业规范 | 个人和团队 | 沟通 | 项目管理 | 终身学习 |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
|
|
|
|
| H |
| H |
|
|
| H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
|
|
|
|
| H |
|
|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
|
|
|
|
|
| H |
|
|
| H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
|
|
|
|
| H |
|
|
|
|
形势与政策1-8 |
|
|
|
|
|
|
| H |
|
|
| H |
军事理论课 |
|
|
|
|
|
|
|
| L |
|
|
|
大学体育1-4 |
|
|
|
|
|
|
|
| M |
|
|
|
高等数学A1-A2 | H | H |
|
|
|
|
|
|
|
|
|
|
线性代数 | H |
|
|
|
|
|
|
|
|
|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H |
|
|
|
|
|
|
|
|
|
|
|
大学物理1-2 | H | M |
|
|
|
|
|
|
|
|
|
|
大学英语1-2 |
|
|
|
|
|
|
|
|
| H |
|
|
扩展英语1-2 |
|
|
|
|
|
|
|
|
| H |
|
|
计算机技术及人工智能基础B | M |
|
|
| H |
|
|
|
|
|
|
|
C语言程序设计B |
|
|
|
| M |
|
|
|
|
|
|
|
经济管理概论B |
|
|
|
|
| H |
|
|
|
|
|
|
能源开发概论B | M |
|
|
|
|
|
|
|
|
|
|
|
能源与环境工程导论 |
|
|
|
|
|
| M |
|
|
|
|
|
工程制图C | H |
| L |
|
|
|
|
|
|
|
|
|
电工电子学C | H |
|
|
|
|
|
|
|
|
|
|
|
工程力学D | H |
|
|
|
|
|
|
|
|
|
|
|
无机化学B | H | H |
|
|
|
|
|
|
|
|
|
|
分析化学 | H | H |
|
|
|
|
|
|
|
|
|
|
有机化学B | H | H |
|
|
|
|
|
|
|
|
|
|
物理化学B | H | H |
|
|
|
|
|
|
|
|
|
|
生物化学A | H |
|
|
|
|
|
|
|
|
|
|
|
环境工程原理 | H | H |
|
|
|
|
|
|
|
|
|
|
环境监测 | H | H |
|
| M |
|
|
|
|
|
|
|
水处理工程1 | H | H | L |
|
|
|
|
|
|
|
|
|
环境影响评价 |
|
|
|
|
| H | H |
|
|
|
|
|
环境化学 | H | M |
|
|
|
|
|
|
|
|
|
|
生态学 |
| M |
|
|
| L | H | L |
|
|
|
|
环境工程微生物 | H | H | L |
|
|
|
|
|
|
|
|
|
环境规划与管理 |
|
| L |
|
| H | H |
|
|
| M |
|
水处理工程2(双语) | H | H | M |
|
|
|
|
|
| H |
|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H | H | M |
|
|
|
|
|
|
|
|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 | H | H | M |
|
|
|
|
|
|
|
|
|
环境土壤学 | H | H |
|
|
|
|
|
|
|
|
|
|
物理性污染控制 | H | H |
|
|
|
|
|
|
|
|
|
|
工程技术经济 | H |
| L |
|
|
|
|
|
|
| H |
|
环境工程土建概论 | H |
|
|
|
|
|
|
|
|
|
|
|
矿山环境工程 | H | H |
|
|
|
|
|
|
|
|
|
|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1-2 |
|
|
|
|
| M |
| H |
|
|
|
|
军事技能训练 |
|
|
|
|
|
|
|
| L |
|
|
|
大学物理实验1-2 |
|
|
| H |
|
|
|
|
|
|
|
|
大学英语实践1-2 |
|
|
|
|
|
|
|
|
| H |
|
|
计算机技术及人工智能基础上机实践B | M |
|
|
| H |
|
|
|
|
|
|
|
C语言上机实践B |
|
|
|
| H |
|
|
|
|
|
|
|
无机化学实验 |
|
|
| H |
|
|
|
|
|
|
|
|
分析化学实验 |
|
|
| H |
|
|
|
|
|
|
|
|
有机化学实验 |
|
|
| H |
|
|
|
|
|
|
|
|
物理化学实验B |
|
|
| H |
|
|
|
|
|
|
|
|
环境工程实验综合(上) |
|
|
| H | M |
|
|
|
|
|
|
|
环境工程实验综合(下) |
|
|
| H | M |
|
|
|
|
|
|
|
环境监测实验 |
|
|
| H | M |
|
|
|
|
|
|
|
认识实习(环境工程) |
|
|
|
|
| H |
| H |
|
| M |
|
生产实习(环境工程) |
|
|
|
|
| H |
| H |
|
| M |
|
毕业实习(环境工程) |
|
|
|
|
| H |
| H |
|
| M |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
|
| H |
|
|
|
|
|
| M |
|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课程设计 |
|
| H |
|
|
|
|
| M | M |
|
|
水处理工程(2)课程设计 |
|
| H |
|
|
|
|
|
| M | L |
|
专业综合设计(环境工程) |
|
| H |
|
|
| M |
|
| H | H |
|
毕业设计(论文)(环境工程) |
|
| H |
| H | M | M |
|
| H | H | H |
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环境工程) |
|
|
|
| M |
|
|
|
|
|
|
|
环境工程CAD |
|
| H |
| H |
|
|
|
|
|
|
|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
|
|
| H | H |
|
|
| H | L |
| H |
注:根据课程对各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低)”表示课程对该毕业要求贡献度的大小。
环境工程 专业本科教学进程表
课程平台 |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中文名称 | 课程英文名称 | 总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验学时 | 自主学时 | 开课学期及学时 | 课程性质 | 考核方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通识教育 | 思政类 | U1090010 |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
| 3 | 48 | 36 |
| 12 | 48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1090020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 2.5 | 40 | 32 |
| 8 |
| 40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109003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 2.5 | 40 | 32 |
| 8 |
|
| 40 |
|
|
|
|
| 必修 | 考查 |
U1090040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 4 | 64 | 48 |
| 16 |
|
|
| 64 |
|
|
|
| 必修 | 考查 |
U1090050 | 形势与政策1 |
| 0.5 | 8 | 8 |
|
| 8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1090060 | 形势与政策2 |
| 8 | 8 |
|
|
| 8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1090070 | 形势与政策3 |
| 0.5 | 8 | 8 |
|
|
|
| 8 |
|
|
|
|
| 必修 | 考查 |
U1090080 | 形势与政策4 |
| 8 | 8 |
|
|
|
|
| 8 |
|
|
|
| 必修 | 考查 |
U1090090 | 形势与政策5 |
| 0.5 | 8 | 8 |
|
|
|
|
|
| 8 |
|
|
| 必修 | 考查 |
U1090100 | 形势与政策6 |
| 8 | 8 |
|
|
|
|
|
|
| 8 |
|
| 必修 | 考查 |
U1090110 | 形势与政策7 |
| 0.5 | 8 | 8 |
|
|
|
|
|
|
|
| 8 |
| 必修 | 考查 |
U1090120 | 形势与政策8 |
| 8 | 8 |
|
|
|
|
|
|
|
|
| 8 | 必修 | 考查 |
军体类 | U1300010 | 军事理论课 |
| 2 | 36 | 32 |
| 4 |
|
| 36 |
|
|
|
|
| 必修 | 考查 |
U1130010 | 大学体育1 |
| 1 | 36 | 32 |
| 4 | 36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1130020 | 大学体育2 |
| 1 | 36 | 32 |
| 4 |
| 36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1130030 | 大学体育3 |
| 1 | 36 | 32 |
| 4 |
|
| 36 |
|
|
|
|
| 必修 | 考查 |
U1130040 | 大学体育4 |
| 1 | 36 | 32 |
| 4 |
|
|
| 36 |
|
|
|
| 必修 | 考查 |
数理类 | U107003B | 高等数学A1 |
| 6 | 94 | 94 |
|
| 94 |
|
|
|
|
|
|
| 必修 | 考试 |
U107004B | 高等数学A2 |
| 6 | 96 | 96 |
|
|
| 96 |
|
|
|
|
|
| 必修 | 考试 |
U1070060 | 线性代数 |
| 3 | 48 | 48 |
|
|
| 48 |
|
|
|
|
|
| 必修 | 考试 |
U1070070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 3 | 48 | 48 |
|
|
|
| 48 |
|
|
|
|
| 必修 | 考试 |
U1070080 | 大学物理1 |
| 4 | 64 | 64 |
|
|
| 64 |
|
|
|
|
|
| 必修 | 考试 |
U1070090 | 大学物理2 |
| 3.5 | 56 | 56 |
|
|
|
| 56 |
|
|
|
|
| 必修 | 考试 |
外语类 | U1080010 | 大学英语1 |
| 3 | 48 | 48 |
|
| 48 |
|
|
|
|
|
|
| 必修 | 考试 |
U1080020 | 大学英语2 |
| 3 | 48 | 48 |
|
|
| 48 |
|
|
|
|
|
| 必修 | 考试 |
U1080030 | 扩展英语1 |
| 1 | 16 | 16 |
|
|
|
| 16 |
|
|
|
|
| 必修 | 考试 |
U1080040 | 扩展英语2 |
| 1 | 16 | 16 |
|
|
|
|
| 16 |
|
|
|
| 必修 | 考试 |
信息类 | U104002B | 计算机技术及人工智能基础B |
| 2 | 32 | 20 |
| 12 | 32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104005B | C语言程序设计B |
| 2.5 | 40 | 40 |
|
|
| 40 |
|
|
|
|
|
| 必修 | 考查 |
导学类 | U105002B | 经济管理概论B |
| 1.5 | 24 | 24 |
|
| 24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111002B | 能源开发概论B |
| 1 | 16 | 14 | 2 |
| 16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1030030 | 能源与环境工程导论 | Introduction to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1 | 16 | 16 |
|
| 16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1100020 | 学科导论课 |
| 1 | 16 | 16 |
|
|
| 16 |
|
|
|
|
|
| 选修 | 考查 |
素质类 |
|
|
| 4 | 64 | 64 |
|
|
|
|
|
|
|
|
|
| 选修 | 考查 |
合计(按通识教育最低修读要求统计) | 66.5 | 1178 | 1100 | 2 | 76 | 322 | 396 | 240 | 124 | 8 | 8 | 8 | 8 |
|
|
环境工程 专业本科教学进程表
课程平台 |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中文名称 | 课程英文名称 | 总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验学时 | 自主学时 | 开课学期 | 课程性质 | 考核方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专业教育 | 工程(学科)基础类 | U204004C | 工程制图C |
| 3 | 48 | 40 | 8 |
|
|
| 48 |
|
|
|
|
| 必修 | 考试 |
U204007B | 电工电子学C |
| 3 | 48 | 40 | 8 |
|
|
|
| 48 |
|
|
|
| 必修 | 考试 |
U206007D | 工程力学D |
| 4 | 64 | 60 | 4 |
|
|
|
| 64 |
|
|
|
| 必修 | 考试 |
U203203B | 无机化学B | Inorganic Chemistry (B) | 2.5 | 40 | 40 |
|
|
|
| 40 |
|
|
|
|
| 必修 | 考试 |
U2032020 | 分析化学 | Analytical Chemistry | 1.5 | 24 | 24 |
|
|
|
| 24 |
|
|
|
|
| 必修 | 考试 |
U203207B | 有机化学B | Organic Chemistry (B) | 2.5 | 40 | 40 |
|
|
|
|
| 40 |
|
|
|
| 必修 | 考试 |
U203210B | 物理化学B | Physical Chemistry (B) | 3 | 48 | 48 |
|
|
|
|
| 48 |
|
|
|
| 必修 | 考试 |
小计 | 19.5 | 312 | 292 | 20 | 0 | 0 | 0 | 112 | 200 | 0 | 0 | 0 | 0 |
|
|
专业必修类 | U2033030 | 环境监测 |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2 | 32 | 32 |
|
|
|
|
| 32 |
|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010 | 生物化学A | Biochemistry (A) | 2 | 32 | 32 |
|
|
|
|
|
| 32 |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020 | 环境工程原理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rinciple | 4 | 64 | 64 |
|
|
|
|
|
| 64 |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040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 Microbiolog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 | 32 | 32 |
|
|
|
|
|
| 32 |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050 | 环境化学 |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 2 | 32 | 32 |
|
|
|
|
|
| 32 |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060 | 环境影响评价 |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 2 | 32 | 32 |
|
|
|
|
|
|
| 32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070 | 生态学 | Ecology | 2 | 32 | 24 |
| 8 |
|
|
|
| 32 |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080 | 水处理工程1 |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1 | 2 | 32 | 32 |
|
|
|
|
|
| 32 |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090 | 水处理工程2(双语) |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2 (Bilingual Teaching) | 2.5 | 40 | 40 |
|
|
|
|
|
|
| 40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100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 2 | 32 | 32 |
|
|
|
|
|
|
| 32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110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 | 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Engineering | 2 | 32 | 32 |
|
|
|
|
|
|
| 32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120 | 环境土壤学 | Environmental Soil Science | 2 | 32 | 24 |
| 8 |
|
|
|
|
| 32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130 | 环境规划与管理 |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 2 | 32 | 32 |
|
|
|
|
|
|
| 32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140 | 矿山环境工程 | Min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1.5 | 24 | 18 |
| 6 |
|
|
|
|
| 24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150 | 环境工程土建概论 | Introduc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1 | 16 | 16 |
|
|
|
|
|
|
| 16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160 | 物理性污染控制 | Physical Pollution Control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必修 | 考试 |
小计 | 32.5 | 520 | 498 | 0 | 22 | 0 | 0 | 0 | 32 | 256 | 208 | 24 | 0 |
|
|
专 业 课 程 组 | 水污染控制课组 | U2033170 | 工程技术经济 |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conomy | 1 | 16 | 16 |
|
|
|
|
|
|
| 16 |
|
| 选修 | 考查 |
U2033240 | 工业废水处理 |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选修 | 考查 |
U2033250 | 地下水污染控制 |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Control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选修 | 考查 |
小计 | 4 | 64 | 64 | 0 | 0 | 0 | 0 | 0 | 0 | 0 | 16 | 48 | 0 |
|
|
大气污染控制课组 | U2033170 | 工程技术经济 |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conomy | 1 | 16 | 16 |
|
|
|
|
|
|
| 16 |
|
| 选修 | 考查 |
U2033300 | 大气颗粒物控制 | Atmosphere Particulate Matters Control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选修 | 考查 |
U2033320 | 大气物理学 | Atmospheric Physics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选修 | 考查 |
小计 | 4 | 64 | 64 | 0 | 0 | 0 | 0 | 0 | 0 | 0 | 16 | 48 | 0 |
|
|
土壤生态课组 | U2033170 | 工程技术经济 |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conomy | 1 | 16 | 16 |
|
|
|
|
|
|
| 16 |
|
| 选修 | 考查 |
U2033270 | 污染物生态毒理与风险评估 | Ecotoxicology and Risk Assessment of Contaminants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选修 | 考查 |
U2033280 | 污染场地修复与生态恢复 | Remedi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Polluted Sites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选修 | 考查 |
小计 | 4 | 64 | 64 | 0 | 0 | 0 | 0 | 0 | 0 | 0 | 16 | 48 | 0 |
|
|
国际化课程 | U2033180 | 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技术 | Method for Sample Pretreatment and Analysis | 1 | 8 | 8 |
|
|
|
|
|
|
|
| 8 |
| 选修 | 考查 |
U2033190 | 环境工程前沿 |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1 | 8 | 8 |
|
|
|
|
|
|
|
| 8 |
| 选修 | 考查 |
U2033200 | 新兴污染物控制技术 | Control Technology for Emerging Contaminants | 1 | 8 | 8 |
|
|
|
|
|
|
|
| 8 |
| 选修 | 考查 |
学生至少选修2学分 |
专业任选类 | U2033210 | 环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 Environmental Big Data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选修 | 考查 |
U2033220 | 煤化工过程中污染控制 | Pollution Control in Coal Chemical Engineering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选修 | 考查 |
U2033230 | 环境功能材料 | Environmental Materials Science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选修 | 考查 |
U2033240 | 工业废水处理 |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选修 | 考查 |
U2033250 | 地下水污染控制 |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Control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选修 | 考查 |
U2033260 | 环境生物工程技术 | Technology of Environmental Biological Engineering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选修 | 考查 |
U2033270 | 污染物生态毒理与风险评估 | Ecotoxicology and Risk Assessment of Contaminants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选修 | 考查 |
U2033280 | 污染场地修复与生态恢复 | Remedia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Polluted Sites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选修 | 考查 |
U2033290 | 恢复生态学 | Restoration Ecology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选修 | 考查 |
U2033300 | 大气颗粒物控制 | Atmosphere Particulate Matters Control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选修 | 考查 |
U2033320 | 大气物理学 | Atmospheric Physics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选修 | 考查 |
学生至少选修6学分 |
合计(按专业教育最低修读要求统计) | 64 | 1008 | 966 | 20 | 22 | 0 | 0 | 112 | 232 | 256 | 224 | 184 | 0 |
|
|
环境工程 专业本科教学进程表
课程平台 |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中文名称 | 课程英文名称 | 总学分 | 集中周数 | 分散学时 | 开课学期 | 课程性质 | 考核方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实践教育 | 思政类 | U3090010 |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1 |
| 1 | 1 |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90010 |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2 |
| 1 | 1 |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军体类 | U3300010 | 军事技能训练 |
| 2 | 2 |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数理类 | U3070010 | 大学物理实验1 |
| 1 |
| 34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70020 | 大学物理实验2 |
| 1 |
| 30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外语类 | U3080010 | 大学英语实践1 |
| 1 | 1 |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80020 | 大学英语实践2 |
| 1 | 1 |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信息类 | U304002B | 计算机技术及人工智能基础上机实践B |
| 0.5 |
| 20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4005B | C语言上机实践B |
| 1.5 |
| 48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专业类 | U3032010 | 无机化学实验 | Inorganic Chemistry Laboratory | 1 |
| 32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32020 | 分析化学实验 | Analytical Chemistry Laboratory | 0.5 |
| 16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32030 | 有机化学实验 | Organic Chemistry Laboratory | 1 |
| 32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3204B | 物理化学实验B | Physical Chemistry Laboratory (B) | 1 |
| 32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33010 | 文献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环境工程) | Literature Retrieval and Thesis Writ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0.5 |
| 16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33020 | 环境工程CAD | CAD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1 |
| 32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33130 | 环境监测实验 |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xperiment | 1 |
| 32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33030 | 环境工程实验综合(上)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tegrated Experiment (Volume 1) | 2 |
| 56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33040 | 环境工程实验综合(下)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tegrated Experiment (Volume 2) | 2 |
| 72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33050 | 认识实习(环境工程) | Cognition Internship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 1 | 1 |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33060 | 生产实习(环境工程) | Production Practic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3 | 3 |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33070 | 毕业实习(环境工程) | Graduation Internship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3 | 3 |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33080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 Curriculum Design for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 1 | 1 |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33090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课程设计 | Curriculum Design for 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Engineering | 1 | 1 |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33100 | 水处理工程(2)课程设计 | Curriculum Design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2 | 1 | 1 |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33110 | 专业综合设计(环境工程) | Integrated Design for the Maj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1 | 1 |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3033120 | 毕业设计(论文)(环境工程) | Graduation Design/Thesi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13 | 13 |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合计(实践教育最低学分要求) | 44 | 30 | 452 |
|
|
|
|
|
|
|
|
|
|
环境工程 专业本科教学进程表
课程平台 | 课程编号 | 课程中文名称 | 课程英文名称 | 总学分 | 开课学期 | 课程性质 | 考核方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创新创业教育 | U4033010 |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环境工程) | Innovation Training Projects for Undergraduate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5 |
|
|
| √ | √ | √ |
|
| 必修 | 考查 |
U4100010 | 学术研究及论文发表 |
|
|
|
|
|
|
|
|
|
| 选修 | 考查 |
U4100020 | 科技创新与发明 |
|
|
|
|
|
|
|
|
|
| 选修 | 考查 |
U4100030 | 创新教育课 |
|
|
|
|
|
|
|
|
|
| 选修 | 考查 |
U4100040 | 创业训练与创业实践项目 |
|
|
|
|
|
|
|
|
|
| 选修 | 考查 |
U4030010 | 大学生学科竞赛 | Subject Competition for Undergraduates |
|
|
|
|
|
|
|
|
| 选修 | 考查 |
U4033020 | 毕业设计(论文)结合科研(环境工程) | Scientific Research combined Graduation Design/Thesi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
|
|
|
|
|
|
|
| 选修 | 考查 |
U4033030 | 研究性实验项目(环境工程) | Research-based Experimental Project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
|
|
|
|
|
|
|
| 选修 | 考查 |
U4033040 | 学术交流活动(环境工程) | Academic Exchange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
|
|
|
|
|
|
|
| 选修 | 考查 |
U4030020 | 社会调查 | Social Survey |
|
|
|
|
|
|
|
|
| 选修 | 考查 |
|
|
|
|
|
|
|
|
|
|
|
|
|
|
合计(创新创业教育最低学分要求) | 5 |
|
|
|
|
|
|
|
|
|
|
辅修 环境工程 专业本科教学进程表
课程平台 |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中文名称 | 课程英文名称 | 总学分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验学时 | 自主学时 | 开课学期及学时 | 课程性质 | 考核方式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专业教育 | 专业类 | U2033030 | 环境监测 |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2 | 32 | 32 |
|
|
|
|
| 32 |
|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040 |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 Microbiolog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2 | 32 | 32 |
|
|
|
|
|
|
| 32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050 | 环境化学 |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 2 | 32 | 32 |
|
|
|
|
|
| 32 |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060 | 环境影响评价 |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 2 | 32 | 32 |
|
|
|
|
|
| 32 |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070 | 生态学 | Ecology | 2 | 32 | 24 |
| 8 |
|
|
|
| 32 |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080 | 水处理工程1 | 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1 | 2 | 32 | 32 |
|
|
|
|
|
| 32 |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090 | 水处理工程2(双语) |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2 (Bilingual Teaching) | 2.5 | 40 | 40 |
|
|
|
|
|
|
| 40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100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 2 | 32 | 32 |
|
|
|
|
|
|
| 32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110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 | 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Engineering | 2 | 32 | 32 |
|
|
|
|
|
|
| 32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120 | 环境土壤学 | Environmental Soil Science | 2 | 32 | 24 |
| 8 |
|
|
|
|
| 32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130 | 环境规划与管理 |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 2 | 32 | 32 |
|
|
|
|
|
|
| 32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140 | 矿山环境工程 | Min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1.5 | 24 | 18 |
| 6 |
|
|
|
|
| 24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150 | 环境工程土建概论 | Introduc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1 | 16 | 16 |
|
|
|
|
|
|
| 16 |
|
| 必修 | 考试 |
U2033160 | 物理性污染控制 | Physical Pollution Control | 1.5 | 24 | 24 |
|
|
|
|
|
|
|
| 24 |
| 必修 | 考试 |
U2033170 | 工程技术经济 | Engineering Technology Economy | 1 | 16 | 16 |
|
|
|
|
|
|
| 16 |
|
| 必修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27.5 | 440 | 418 | 0 | 22 | 0 | 0 | 0 | 32 | 128 | 256 | 24 |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