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组织的多源固废资源化利用——复合绿色建材“双碳”新技术专题项目启动会在逸夫楼412会议室举行。此次会议旨在积极备战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事,激发团队创新活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刘波,国赛评委、校党政办公室副主任马宁,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尹娟老师、副院长孙志明,化工系主任曹俊雅、副主任刘金昌、化工系王栋民、孙睿、辅导员廖泱泱及项目核心学生成员共20人于线上线下共同研讨项目方案。这标志着由化环学院负责的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事攻关任务正式启动。

指导教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刘波动员讲话
首先由王栋民教授介绍项目背景和组织安排,王栋民教授表示参赛项目——多源固废资源化利用—复合绿色建材“双碳”新技术的核心研究内容,与团队成员的科研方向高度契合,具备坚实的研究基础。尽管团队成员在大型科创竞赛方面的直接经验积累相对有限,但项目组已集结了强有力的攻关阵容。指导教师团队由刘波教授(校长)、王栋民教授和孙睿副教授组成,学生团队汇聚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的本硕博成员,形成了跨学科、跨单位协同优势。王栋民教授相信这样的团队构成能有效整合优势资源,攻坚克难,并通过挑战杯“揭榜挂帅”项目锤炼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接下来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尹娟主持。她着重强调了本次挑战杯“揭榜挂帅”项目的核心要求与实践导向。尹书记指出,该赛事机制的核心优势在于目标高度聚焦——直接对接发榜单位的真实需求和迫切痛点,确保研究攻关精准发力、有的放矢。她特别要求团队成员发扬精诚团结、密切协作的精神,在联合攻关中优势互补、集智创新,将此次赛事视为锤炼科研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本领的宝贵实战平台。尹书记充分肯定了团队本硕博贯通培养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认为这种结构不仅利于知识传承与经验共享,更能激发创新思维碰撞,是攻克榜单技术难题、产出高质量成果的重要保障。
学院副院长孙志明教授在发言中强调,学校及学院高度重视“互联网+”和“挑战杯”等高水平科创竞赛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抓手作用,将其视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解决复杂问题本领的关键平台。他表示,学院将持续优化竞赛资源、完善支持体系,大力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旨在通过实战项目锤炼学生跨领域协作与综合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化工系主任曹俊雅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挑战杯赛事是深化科教融合、推动产教协同的重要平台,这要求参赛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她明确表示,化工系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与指导力量,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成果凝练、答辩呈现等关键环节提供精细化指导与全方位支持,着力提升项目质量与展示效果,助力团队以最佳状态呈现研究成果。
博士生张啸紧扣“揭榜挂帅”榜单要求,汇报了项目进展。他阐述了项目背景与国家战略的契合点、固废资源化利用的核心痛点及团队研发思路、关键突破与初步成果。基于项目规划和任务需求,张啸明确了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的分工,部署了相应任务。指导教师孙睿副教授随后进行了补充说明,重点强调了技术路线的严谨性、数据的可靠性及下阶段关键突破方向。
在听取汇报后,具有丰富学生科创大赛带队经验的马宁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针对性建议。他指出,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道与主赛道侧重点存在显著差异。结合自身经验,马老师强调备赛应系统性地聚焦六大核心板块:深入透彻的榜单解析、科学可行的揭榜方案设计、严谨周密的商业价值考量、显著切实的社会效益评估、优势互补的团队协作构建,以及着眼未来的战略发展规划。
最后,刘波校长作总结动员讲话。他深刻阐述了挑战杯“揭榜挂帅”赛事对学校团队建设、学科发展及学生成长的深远意义。基于此,刘校长特别提出了对项目团队的“六好”期许:一是选题好,希望固废资源化利用方向精准契合国家重大需求与我校研究基础;二是研究好,重在深入解读榜单、紧密对接需求并扎实开展实验攻关;三是产品好,核心在于研发面向工程应用的绿色低碳创新产品;四是成果好,要确保论文、专利、标准紧扣主题并具有实质价值;五是应用好,关键在于推动成果落地解决实际问题;六是展示好,强调用翔实数据和事实,底气十足地呈现项目核心价值。讲话尾声,刘校长深情寄语师生精诚合作,全力以赴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力争创造优异成绩。他特别勉励参与学生珍惜并充分利用好这一宝贵实战平台,在实践中锤炼能力、收获成长。
本次项目启动会明确了目标,凝聚了共识,正式吹响了备战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的号角。与会师生深受鼓舞,纷纷表示将全力以赴,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入备赛工作,力争在国家级赛场上展现矿大(北京)人的创新风采,为解决固废资源化利用的国家需求贡献矿大智慧与力量。

启动会现场

动员会人员大合影